實踐團發揮醫工和藥學專業優勢,穿梭于街巷村落,與超百位居民交流。數據顯示,超七成老年家庭配備血壓計、血糖儀等基礎器械,但近八成居民存在操作困擾。成員們現場運用專業知識,為居民演示常見醫療器械的校準與正確使用方法,解答使用原理和維護疑惑。




在村衛生所,實踐團了解到村民常因操作失誤致結果偏差,維修渠道也匱乏。團隊憑借專業所學,協助醫生分析現有器械問題,建議針對常見器械對居民開展操作培訓、推動以舊換新等助力醫療器械普及度和增強輔助治療效果。

鎮衛生院里,實踐團發現部分器械因農村環境易損,設計與實際脫節。成員們運用專業知識,提出從材料、結構上改進器械的建議,還建議聯合當地相關部門組建具備專業知識的維修團隊。

在縣醫院,名醫指出家用器械數據偏差影響診斷,村民選購常入誤區,推廣需配套完善服務,未來遠程問診等智能功能潛力巨大。實踐團從專業角度出發,分析偏差產生原因,建議開發數據監測與分析系統,為診斷提供可靠數據。

此次三下鄉活動,“醫工智行”實踐團多維度洞察家用醫療器械在基層的發展難題與機遇,收集到100余條有效需求信息,為后續推動基層醫療設備優化升級、精準對接基層需求提供有力支撐,充分彰顯三下鄉活動在鄉村醫療發展中的獨特價值。(撰稿人:胡陳琳、段端喜)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