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實踐工作的有序進行,了解當地企業發展歷程,加強實踐團成員對實踐工作的認知,7月3日,山東理工大學“稷”下美麗鄉村志愿服務團隊相繼前往臨沂市物候莓林園、鄒博士自然農場和臨沂市岸堤鎮徐家峪村、大峪莊村、朱家林等地開展踩點勾線工作。
實踐團小組成員前后于臨沂市物候莓林園、鄒博士自然農場進行參觀學習,在簡單了解當地農作物與農場設備發展情況后,實踐團隊與當地負責人進行了詳細訪談,邀請他為我們領隊講解當地農業機械的發展歷程與產業的特色項目,并表示本實踐團可以為他們提供新聞或者拍攝視頻宣傳。負責人首先對同學們前往本地交流實踐表示歡迎,并表示愿意為同學們提供詳細的講解介紹,發揚當地的產業文化,指出實踐團全體成員可以隨時前來學習。隨后,我們與負責人討論并確定參觀的時間,互留聯系方式以備來日的參觀交流。
實踐團另一小組成員前往岸堤鎮徐家峪村、大峪莊村、朱家林等地進行前期調研踩點,詢問當地居民常聚集的場所,以方便發放調查問卷實施調研,在與當地村民進行簡單的溝通后,實踐團小組成員發現當地村民以老年人居多,整體文化水平不高,需要以一對一交流的方式填寫調查問卷。走查調研時,在庫東村村民的屋頂上,一排排整齊的光伏發電板格外醒目,在太陽的照射下熠熠生輝,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此項目為光伏助力鄉村振興項目,目的是進一步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新模式,解決經濟薄弱村增收難題,助力臨沂市經濟薄弱村“清零攻堅三年行動”我們將根據所學專業后續進行深入調查研究。
此次踩點勾線工作的開展,不僅加深了實踐團成員對岸提鎮企業發展與人們生活的了解,也讓隊員們切實體會到實踐工作的艱辛,通過此次踩點勾線工作,讓實踐團成員認識到規劃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為以后的實踐工作有序進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韓國濤 閆艷紅 何成浩
聯系方式:15552163369
作者:韓國濤 閆艷紅 何成浩來源:社會實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