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9日晨,小隊集合于中國計量大學校門口集合出發前往蒼南。

2022年6月29日下午四時許,助力鄉村振興小隊到達溫州市蒼南縣莒溪鎮溪東村,這是一個坐落于蒼南縣西部山區,距縣城29公里的風景優美的少數民族畬族聚集地。據村主任統計的數據,該村92%的人口都是由畬族人民構成。在脫貧攻堅戰中,溪東村以其獨特的折股量化、石蛙養殖等行業做出了極其優越的成績,于2020年將脫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摘下了貧困縣的帽子。2022年作為其脫貧后下一階段正開始的重要時間節點,無論是脫貧后的村民生活改善情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還是建黨100周年的黨建教育的落地,無一不都是響應國家號召的重點工作,而其中的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便是這支實踐小隊此次調研考察的重點。小隊成員們提前聯系了當地的溪東村的主任,并在到達后再次商討并確認接下來的實地考察行程。


但同時溪東村在某些方面有著較明顯的不足之處,我們的創新總結與建議模塊將一分為二,一方面總結溪東村發展的優點及值得借鑒之處,另一方面分析討論溪東村現在仍任存在的發展規劃問題并提出不成熟的建議。
首先,在黨的英明決策和指導之下,溪東村村委會踏實肯干,因地制宜,腳踏實地發展經濟,共有以下幾點值得借鑒:
1)在保持農業和養殖業平穩產出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第三產業,讓旅游業成為當地經濟發展重要支柱。例如溪東村以4A級景區莒溪大峽谷為依托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及服務業,同時利用折股量化等策劃實現民宿等特色產業的收益最大化。
2)因地制宜發展適宜本地的經濟,讓農業和養殖業再次發光發熱。例如以無污染泉水和安靜潮濕環境的優越條件為依托,打造了地域特色鮮明的石蛙養殖產業。
3)利用民俗特色充分發揮農戶閑散人力資源的作用帶動當地制造業發展。例如開發特色產品,發展了小宗類鄉村工廠以及生產車間,更多則是特色食品、制造、手工業等鄉土產業。
4)將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到產業中作為特色發展經濟。例如溪東村將畬族特色美食年糕、糍粑、烏米飯、豆腐釀做成店鋪等;另外民宿也以畬族文化為賣點之一。
5)保護環境,在大力發展經濟同時不放松對垃圾分類等保護環境策略的貫徹。
但就在我們短短幾天的考察中,也發現了溪東村仍然存在著一些發展中的問題,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其經濟發展和畬族文化的傳承,具體如下:
1)大力發展旅游業服務業時沒有注意平衡農業與制造業,導致當地有物資較為缺少現象出現,同時未來也可能因為過度期待經濟發展而造成對環境的過度開發。
2)傳承民族文化不能只看重能轉化為經濟效益的那一部分。我們在考察中發現,溪東村所宣傳的四畬習俗大部分是能夠轉化成經濟效益的部分被傳承下來了,像畬拳就沒有很好的傳承下去。我們也了解到新的畬族文化紀念館已經申請兩年了都沒有審批下來。分重點傳承沒有錯,但若是因為偏重導致部分有價值的民俗文化流失,那就是過錯。
3)黨史知識宣傳到位,但是黨支部的成員年齡偏大。當然這也是因為農村人口越來越少,很難提出新的發展策略。毫無疑問,鄉村振興實現需要新鮮血液。但是在這方面我們無法提出具體建議,只能靠國家號召同時讓村子先發展旅游業,利用旅游業吸引年輕人回到鄉村去。
2022年7月5日,助力鄉村振興實踐小隊從莒溪鎮返程。短短幾天收獲頗多,無論是對當地人文民俗的了解還是對鄉村振興實施的考察都取得了重大成果。此次實踐對小隊成員們不僅僅對能力的鍛煉,更是將這一學校暑期社會實踐重點項目延續了下去。
鄉村振興,功在不舍;鄉村振興,志在必得;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我們在行動,我們在莒溪,我們有理由相信莒溪鎮的明天會更加美好,因為這里是夢想開始的地方,這里是國家重點投入建設的地方,同時這里也是中國計量大學材料與化學學院暑期社會實踐的助力鄉村振興小隊有頗多收獲的地方。
攜百年星火而來,往鄉村葳蕤而去。青青菁材,必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