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7月17日,“鄖”深不知處社會實踐隊隊員在隊長王可的帶領下參觀了鄖西縣革命烈士陵園。當今的鄖西縣革命烈士陵園坐落在鄖西縣西北角的王家坪村,在革命時期是陜南軍區后方醫院的所在地,如今有234名烈士長眠于此。進入陵園,首先引入眼簾的就是寫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的紀念碑。

隨后隊員們又參觀“湖北解放第一縣”的紀念碑,紀念碑上的浮雕栩栩如生,讓人不禁想起革命時期戰士們無畏沖鋒的情景。接著,隊員們進入烈士們長眠的墓地,有的墓碑上有烈士的基本信息,但更多的墓碑上寫的是“無名烈士”,姓名不詳,籍貫不詳,年齡不詳……唯一有記載的就是犧牲的日期。隨后隊員在隊長的安排下,對這些墓碑進行擦拭,隊員們通過這種樸素的方式表達對革命先輩們崇高的敬意。
在烈士長眠的墓地旁邊,有座花園,在花園內有關于在鄖西發生的戰爭的簡介的立牌,也有紅軍在鄖西二天門建立革命根據地時發生的故事的簡介。圍繞著花園矗立著24座革命英雄銅雕像,在底部有關于英烈的簡介,有的有姓名,也有的沒有具體的姓名,用姓氏加上職務來替代,如“何排長”,“馬班長”等,雖然他們沒有具體的姓名,但他們英勇犧牲的事跡都被記錄下來,他們愿為革命拋頭顱曬熱血不屈的革命精神令人動容,同時也激勵著無數青年學子不懼困難,奮勇爭先。

結束鄖西縣革命烈士陵園的參觀后,接下來進行的就是拜訪烈士子女的活動,在六天之內 隊員們一共拜訪了5位烈士子女,分布在城關鎮,馬安鎮,安家鄉,六郎鄉幾個鄉鎮。這些烈士有的犧牲在鄖西勝利解放之前,他們滿心期待為后代打下一個光明的明天,自己卻永遠地隱匿在黎明之前;有的在鄖西勝利解放之后在建設鄖西的工作崗位上被土匪所殺害,留下生活艱苦的妻兒;有的因保護戰友而犧牲,用生命書寫平凡的偉大;有的為保護集體的利益而犧牲,寧可葬身火海,也不愿讓集體的利益受損……他們是新中國的奠基人,正是因為無數個“他”,才有了今日的盛世之中華。

千千萬萬烈士的鮮血灑在祖國的山川大地上,他們用生命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血傲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在他們戰斗過的地方,在他們犧牲的地方,到處是蒼松翠柏,到處是鶯歌燕舞,到處是錦繡山河。正是因為有他們的英勇犧牲,才有今天鮮紅色黨旗迎風招展,五星紅旗在祖國上空中高高飄揚;才有今日富強的新中國,百姓的安居樂業……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一個國家,一個名族,不能沒有靈魂。”紅色基因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傳承好紅色精神,才能匯聚起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