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學思踐悟中汲取前進動力,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堅定信念聽黨話、跟黨走,以青春之我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長安大學赴陜西安康“追尋紅色印記·賡續紅色血脈”暑期社會實踐隊采用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線下赴安康漢濱區、旬陽市、漢陰縣等地走訪烈士陵園、參觀革命舊址、采訪當地老黨員,線上組織實踐隊員開展紅色研學之旅分享活動,教育引導青年學子了解革命歷史,傳承革命精神,賡續紅色血脈。
今天我們來到紅色研學之旅的第八站,由實踐隊員馬光宇同學帶大家走進紫荊陜南抗日第一軍舊址。
講解稿
紫荊陜南抗日第一軍舊址,位于安康市漢濱區紫荊鎮紫荊村。紫荊鎮雖然地處深山,但歷史悠久,古遺跡眾多。子午道系古代長安通往漢中、安康及巴蜀的驛道。千年蜀道是我國最早的大型交通遺存,蜀道文化是中國古代文明和人類智慧的璀璨結晶。
1936年8月13日,在鎮安縣紫荊鄉劉家大院(今安康市)舉行了“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成立大會”,任命何振亞為軍長,這支部隊成立初期,在秦嶺南麓的安康、商洛和漢中結合部10余縣邊界地區開展游擊戰爭。“七七事變”后,開赴抗日前線,參與了震驚中外的平型關戰役;解放戰爭時期,曾先后參加了遼沈、平津、渡江戰役,解放湖北、湖南、廣西等一系列重大戰役;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作為志愿軍主力部隊的39軍團117師,打響了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第一仗“云山戰斗”;全殲美軍王牌騎一師第八聯隊;后又南下收復平壤,智渡臨津江,攻克漢城。獲得了“大振國威,大振軍威,震驚世界”的國際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