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赤子之心,訪炊煙鄉野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產業發展興旺是解決農村問題的重要前提,也是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實踐小隊了解到,近年來桐城市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優勢產業,用產業發展帶動集體致富,牢牢扣住了鄉村振興的關鍵樞紐。正是這一理念的引導,讓實踐小隊決定前往桐城市范崗鎮楊安村進行實地調研。

以智慧灌注,育振興之果
桐城現代智慧農業產業園項目,是由桐城市人民政府與中建材凱盛科技集團共同推進建設的。楊安村以該產業園為中心,打造蔬菜、瓜果采摘園,不僅提升了這一塊沃土的價值,還進一步激活了當地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此次實踐團也來到該產業園了解園內蔬菜瓜果種植、采摘、銷售等流程,咨詢了園內工作人員有關智慧農業的訊息。工作人員表示,園區內設有的智慧溫室能夠實現番茄批量高質化生產,每次收獲的產量幾乎是傳統番茄種植的5-8倍。綠茵茵的番茄苗在溫室中靜靜地生長著,結出的每一個番茄都承載著工作人員們豐收的希望。實踐隊員還了解到,智慧溫室可以利用各種系統直接調節室內溫度、光照、水、肥、通氣等諸多因素,系統都是由計算機實現自動化控制的,這樣不僅節省了勞動力,也更好地保證了蔬果的品質。在工作人員的熱情招待下,實踐隊員品嘗了新鮮采摘的番茄,酸甜的汁水中夾雜著科技的力量。產業園用智慧灌注在每一株番茄苗里,培育著鄉村振興的果實。

探民生所在,尋振興要義
調研完產業園后,實踐小隊成員來到了附近的村莊,走進村民家中進行問卷調查和采訪。實踐隊員走訪多個家庭發現,很多中青年人都在外出打工,每年長假極少,通常只有春節年假才會返鄉,因而幾乎不了解這座離家很近的智慧農業產業園。綜合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出,村民們對鄉村振興戰略了解甚少,也不了解智慧農業運行流程。經過一番交流后,實踐隊員聚集了部分村民,為大家介紹了智慧農業的發展情況,也告訴了村民部分國家對農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期望大家深入了解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戰略。“眾人拾柴火焰高”,村民們團結協作,共同推動智慧農業發展,必定能讓鄉村振興的道路越走越寬。 “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關鍵在人,”發展特色產業經濟是推動鄉村經濟轉型、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智慧農業作為楊安村的一種特色產業,在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上起到了龍頭作用,實踐隊伍的到訪讓平時無心了解智慧農業的當地村民激起了對智慧農業的興趣,提升了鄉村振興理念的宣傳程度,也為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做出了一筆貢獻。

實踐結束后,實踐隊員還發現,由于農業科技先進人才缺失,在產業園的附近掛上了不少招收人才的條幅。發展特色產業經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支撐,為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助力!,F如今,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戰略在不斷普及中,各地都依托特色產業,銷售特色農產品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此次社會實踐不僅讓成員們更深入地認識了智慧農業,同時也見證了科技與農業的完美融合,了解了特色產業對鄉村振興的獨特意義,更是讓同學們認識到了鄉村振興中的人才缺失問題,也在心中有了一份振興家鄉的責任感。經過總結,實踐隊伍計劃在更多地區展開鄉村振興調查,探索各地特色產業發展方向,同時了解各地關于引進農業人才的優惠政策,預備加入鄉村振興事業浪潮中,讓鄉村振興的曙光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