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鑒,方能察往知來。為追溯先人開拓歷程,啟迪來者奮斗航向,7月6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黨校學生聯合會“明悟黨史,逐夢山陰”小分隊來到了紹興市區臥龍山北的大通學堂,探尋建筑背后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從而在復興之路上堅定前行。
紹興大通學堂由徐錫麟創辦,陶成章實助其成,主要接納社會進步青年和黨會成員入學訓練,并將他們培養訓練為革命黨人、軍事骨干。后來,大通學堂由中國近代杰出的女革命家秋瑾接辦。為籌備皖浙起義,秋瑾以“響應清政府發展教育、倡辦團練”為名,進一步加強學堂軍事訓練,并于此創建光復軍。著名近代史研究專家胡國樞談到作為光復會母地的紹興對辛亥革命所作的六大貢獻時曾指出:這是特殊的人物辦起來的,有特殊功能的一所特殊學校,它的教材、課程、課外活動都是一般學校所沒有的,具有創造性,“反對清朝、建立共和”是大通學堂的總課程。作為光復會及其領導的皖浙起義之母本,大通學堂勇開中國師范教育體育專修科和女子校長之先河,對于繼承和弘揚紹興先賢的革命傳統,激勵后人發憤圖強大有益處。
團隊參觀了大通學堂的歷史遺跡和革命舊照,在學員寢室的玻璃窗上,團隊成員注意到窗戶上貼滿人影的窗紙,是為復刻當年學員早起訓練場景裁剪布局而成。隨后,隊員們與值班負責人開展交流,了解了大通學堂的建館歷程與領導關懷,并向工作人員咨詢陵園展館參觀人流量。工作人員表示,“大通學堂館內資料豐富、雕像精美,但日均人流量較少,雖在后疫情時代人流有所增加,但參觀人群多以中小學組織為主”,仍需強化宣傳陣地建設,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宣傳氛圍。參觀完畢后,團隊進行了場館清掃和宣傳講解,并對游客進行隨機采訪,了解到秋瑾等革命烈士先進事跡在當地人群中的知曉程度。游客表示,紹興人能夠普遍認識并了解重點宣傳的部分革命烈士,但對烈士事跡掌握不夠,需要當地對紅色故事開展進一步宣傳。
在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一代代中華民族的先進分子和優秀兒女探索、奮斗、犧牲、創造,留下了大量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的精神事跡。大通精神,突出地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強烈的憂患意識,居安思危,位卑未敢忘憂國。二是高度的民族自豪感,愛國情深、憂國情烈;三是自覺肩負救國重任的使命感,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通過在大通學堂的學習調研,成員們深刻認識到,中華民族是英雄輩出的民族,新時代是成就英雄的時代。像秋瑾、徐錫麟這樣的民族英雄,只有崇尚之、學習之、大力弘揚英雄精神,方能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新時代中國朝氣蓬勃,青年一代更應謹記黨的教誨,樹立遠大理想、擔當時代責任。我們站在新征程上踔厲同行,背起一段記憶和一擔責任出發,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用青春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的華彩篇章!
作者:“明悟黨史,逐夢山陰”小分隊 卓揚欣
時間:2023-08-02 作者:卓揚欣 來源:“明悟黨史,逐夢山陰”小分隊 閱讀:
社會實踐經歷推薦
伴隨著暑期到來的腳步,為深入學習黨的歷史進程和紹興市本土偉人的事跡。2022年7月8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黨校學聯“名悟黨史,逐夢山陰
以史為鑒,方能察往知來。為追溯先人開拓歷程,啟迪來者奮斗航向,7月6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黨校學生聯合會“明悟黨史,逐夢山陰”小分
人居環境治理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重點任務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調“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
伴隨著鄉村村振興戰略的不斷實施,三農問題開始走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黨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發展目標,建設
為了研究反詐宣傳的受眾接受度,拓寬反詐宣傳渠道,擴大反詐宣傳影響,7月12日,曲阜師范大學防范于心反詐于行實踐隊赴青島市萊西市開
為進一步加大社會面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宣傳力度,提高廣大群眾的防范意識,最大程度的減少經濟損失,曲阜師范大學“防范于心,反詐于行
為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學習和傳承延安精神,喜迎黨的二十大,8月16日至22日,長安大學黃土地文化社“重走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暑期
2023年8月16日,長安大學黃土地文化社暑期社會實踐隊赴紅色革命圣地——陜西延安,開展以“重走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為主題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