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第三節課,我作為助教聽了支教隊隊員講的折紙課,講課老師通過風趣幽默的自我介紹拉近了與同學之間的心理距離。老師不僅有細致的步驟講解、示范視頻,還時刻關注著同學們的折紙進度,耐心地解決折紙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同學和老師之間,雖然隔著兩塊屏幕,但是這絲毫不影響雙向的交流。這讓我不再擔心線上支教所帶來的地理與物理上的距離會造成隔閡;也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真誠是唯一溝通心與心之間的一座天橋,它無需華麗的詞藻去修飾,只需跨海融冰,便可揚帆踏浪,能夠互信互通,亦可相伴相容。折紙課不僅能夠鍛煉同學們的動手能力,而且也能夠培養同學們專心致志做事的心性。
下午我給同學們上了一節有關腸道菌群與消化系統的健康知識科普課。通過一個簡短的視頻進行自我介紹之后,我便正式開始了科普知識的講解。我選擇了三個比較有趣的話題,分別是“人體和腸道菌群休戚與共的一生”、“腸道菌群是否有胖菌和瘦菌之分”、“從腸記憶——腦腸軸”,講解的過程中穿插著一些消化系統的知識,幫助孩子們了解腸道菌群在體內發揮的重要作用、認識到均衡膳食的重要性。在課程開始之初,我由于缺乏授課經驗,而忽略了對課程進行有趣的引入,在意識到這樣可能無法在課程開始引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之后,我就在進入話題之前,提了幾個相關的常識問題讓同學們回答,以更好地引入課程。當講到同學們關注的胖瘦與腸道菌群的關系時,很多人都積極地參與到討論當中,交流各自的飲食習慣和減肥方法,也有同學能夠結合這節課所學內容給其他同學給出合理健康的飲食建議,課堂的交互使得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但是經過授課后的反思,我認為在課程的內容比例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講解內容中富有趣味性的了解內容占比很大,但是具有實用價值和指導意義的做法和思考部分的內容仍需進一步充實。
前行之路是一道可變的算數,日積月累,點滴改變便會按幾何系數增長。希望能夠在不斷的完善過程中,給孩子們帶來更好的課程體驗,傳遞“支教送情誼,筑夢共成長”的團隊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