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社區,了解基礎垃圾分類措施。帶著興奮歡快的心情,一路上實踐隊員們說說笑笑,經過幾個小時的車程,終于來到市民文化中心,我們看到了基礎的垃圾分類措施,聽社區工作人員講解社區垃圾箱的分類和放置情況,看到他們印刷的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單,微風習習,高樓鱗次櫛比,一個個垃圾桶整齊排列像雨后冒頭的小蘑菇般乖巧可愛,偌大的操場上紅色跑道蜿蜒矯若驚龍,草坪上干凈整潔,空氣中彌漫著健康綠色的清香,我感到非常榮幸參與這次實踐活動,看到了市民們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領略到管理人員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學到了有意思的垃圾分類的小知識,了解到了廢棄物回收利用的方法,實踐隊員們不怕苦不怕累,積極求知的熱情態度也讓我受益匪淺。優美的風景,有趣的知識,務實的實踐,每個人在其中成長、感悟與收獲。
深入社區,傾聽市民心聲。實踐隊員們深入社區,走進市民生活,在于當地居民進行采訪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市民們對生活積極向上的態度和澆不滅的熱情,我們看到了當地的特色手工藝品——柳編,柔軟有韌性的柳條在婆婆靈巧的手中如蝴蝶翩翩起舞,上下翻飛,不同的編織技巧產出不同的造型,五花八門的柳編為社區居民生活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這些柳編的背后,我感受到居民們對生活的熱愛,這種熱愛通過居民的切身勞動滲透到生活中一點一滴,勤勞勇敢,真誠善良是居民們的代名詞,李女士選擇放棄大城市高薪工作,回到這個可愛的縣城投身于柳編工藝,她表示熱愛可抵萬難,勞動創造幸福,褪去大城市的浮躁與喧嘩,她更喜歡這個樸實的小縣城,環境清新優美,居民善良熱情,生活簡單充實又不失幸福。在她身上我也領悟到了我們要靠自己的雙手,用勞動去創造幸福,遵循本心,不忘初心,同時肩負起對家鄉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的責任,讓家鄉優秀傳統文化如花似錦生生不息。
了解社區,欣賞科技與生活的碰撞。實踐隊員們與管理人員深入交談,了解到社區對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方法,引進科學技術,利用活性炭等通過物質的化學反應對地下水進行清潔,對可回收垃圾進行二次利用,運用綠色清潔的方法對垃圾進行填埋等處理。我深深地感受到科技發展的魅力,都說科技是把雙刃劍,而我們人類要做的就是利用我們智慧的大腦,將弊端最大化縮小,運用科技最大化的便利我們生活,我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讓科技造福人類,讓科技保護生態,智能化信息化轉入綠色化生活。
無論是祖國的宏偉藍圖,還是小縣城的淳樸理想,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青年人所要肩負的就是從小事做起,為家鄉為祖國生態環保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