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黃河流域最大的問題是生態脆弱。流域上游的高原冰川、草原草甸和三江源、祁連山,中游的黃土高原,下游的黃河三角洲等,都極易發生退化,恢復難度極大且過程緩慢。必須通過加強上游水源涵養能力建設、加強中游水土保持、推進下游濕地保護和生態治理來改善流域生態面貌,提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同時,黃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資源短缺。沿黃各省區產業倚能倚重、低質低效問題突出,這種以重化工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不僅會引起水資源利用問題,而且極易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由此可見,保護黃河,要堅持生態優先,實現綠色發展。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堅定走綠色、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緊密結合黃河流域比較優勢和發展階段,以生態保護為前提優化調整區域經濟和生產力布局,促進上中下游各地區合理分工。以生態保護為前提,發揮比較優勢,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因地制宜,沿黃河各地區定能探索出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通過此次實地調研,我們發現,當地市委、市政府印發了扎實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決定,編制了實施方案、工作要點等一系列綱領性文件,為黃河戰略實施提供指引。堅持“四水四定”,水安全保障能力快速提升,切實把黃河安瀾擺在突出位置,深入推進水資源集中節約利用;堅持動能轉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勢頭強勁,圍繞“231”特色產業體系,加快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邁進。在維持生態保護的同時,堅持傳承創新,黃河文化保護弘揚成效突出,大力推動黃河主題文藝創作,扎實推進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積極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在生態保護的過程中,當地黃河文化也得到推崇與創新,經濟也得到大力發展,實現了經濟、文化和生態發展共贏的局面。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動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在國家發展大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這次社會實踐過程中,我不僅深刻了解到了當今生態環境的發展背景和發展態勢,還通過對工作人員進行訪談得知了流域生態環境近幾年的變化和現狀,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面,并且提高了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青春可以不斷為黃河大保護賦能,青春可以把新時代黃河故事挖掘得更深、傳播得更遠。作為新時代青年人,我們不僅要繼續傳承黃河精神,以黃河精神為指引,我們更應將保衛黃河時代任務與自己的成長成才歷程密切結合起來,在保護中繼承,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奮發向上,砥礪前行。躬逢盛世,海晏河清;守護黃河,正當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