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實踐團成員們為去留守兒童家家訪做足了充分準備。為了深入、全面、系統地了解留守兒童的情況,實踐團成員們在淮北市區和農村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大眾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度和收集關于如何幫助解決留守兒童存在的一些心理問題的建議。并且在淮北留守兒童之家展開實踐活動,幫助他們輔導作業,了解留守兒童群體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通過聊天和寫小紙條樹洞形式和他們交流關于學習和生活的看法,贈送他們一些手工制作的小禮物,和他們做小游戲。向留守兒童機構和家訪形式了解關于留守兒童們的心理問題和生活問題,交流并加強孩子們的安全觀念指導力度。引導孩子行成正確優良的思想觀念。
縱使烈日炎炎,也沒有阻擋實踐團成員們的熱情;縱使路途遙遠,也不會使實踐團成員們有一絲一毫的退縮。6月22日下午14時,實踐團成員們穿著專門為此次活動定制的志愿者服裝,背上行囊,成員們邁著堅定的步伐,踏上了去留守兒童們的家的征途。他們揮灑的是汗水,灑下的是希望;他們眼神堅定,亦展現出了他們對此行的信心。
一番長途跋涉之后,實踐團成員們抵達了第一位留守兒童的家。實踐團成員們從其奶奶口中得知,第一位留守兒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成績較差,回家之后經常玩手機;但是性格活潑,正直本分。實踐團成員們與奶奶進行了一番交流后,鑒于他個人目前的學習情況和家庭狀況,他們建議他在初中畢業后可以征兵入伍或者發揮他的體能優勢學習體育特長。離別之際,實踐團成員們給他送上了精心繪制的手抄報,并希望他能夠堅持不放棄,在未來可以找到一份自己熱愛的職業。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在調研和家訪了共18位留守兒童及其臨時監護人,并將數據結果匯總整理之后,實踐團成員們與老師關于留守兒童的看法產生了共鳴。實踐團成員們發現,相較于非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的確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性格內向,生活習慣較差等等;但是,部分留守兒童能夠體諒、理解父母,有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實踐團成員們希望通過此次調研和家訪,能讓留守兒童們能感受到更多的愛與溫暖,并且呼吁全社會能夠提高對留守兒童問題的重視,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關愛。通過這次探望留守兒童村鎮和福利機構探望孩子們,教給他們一些新興的知識,向他們傳達世界發展的新聞,引導他們對于外界更廣闊的天地的向往,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動力,讓留守兒童擺脫“成績中下等”的標簽,幫助孩子們發展健康的心理,擁有健康的價值體系,通過知識改變處境。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愛心、是責任、也是義務,是美好的情感,更是殷切的期盼。關愛留守兒童,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環境是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職責和義務。社會應當加強對留守兒童問題的重視,可以通過更多的手段,讓人們了解、理解、設法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實踐團在此發出倡議:伸出關愛之手,溫暖孤寂之心。全社會攜手撐起一片藍天,讓留守兒童共沐陽光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