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水利樞紐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境內京杭大運河、新通揚運河和淮河入江水道交匯處,南瀕長江、北連淮河,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被譽為“江淮明珠”。為深化對南水北調工程的認知,厚植新時代“源頭精神”,“江河聯袂•百十承志”實踐團于2月16日前往江都水利樞紐與芒稻船閘開展實地考察活動。通過參觀調研,近距離感受江都水利樞紐“寶藏工程”的魅力,體悟新時代水利精神。
走近芒稻船閘
位于揚州市江都區境內芒稻河上,芒稻船閘扼守南水北調東線咽喉。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團隊成員走近芒稻船閘,俯瞰縱橫交錯的河道與現代化閘站設施。
園林美景,船通其中。芒稻船閘不僅有現代化的船閘設備設施,更富有揚州的歷史人文氣息。通過多方資料,實踐團詳細了解了芒稻船閘在防洪排澇、水資源調配、航運通航中的關鍵作用,感受到了水利智能技術與歷史文化的完美融合。
芒稻船閘
沉浸式實踐體驗
作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亞洲規模最大的泵站樞紐,江都水利樞紐被譽為“江淮明珠”。為加深理解,實踐團實地走訪了江都水利航道。結合南水北調工程,實踐團了解到江都樞紐在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國家水安全中的戰略地位。通過對比老照片與現貌,成員們深刻地體會到一代代水利人“馴服江河、造福百姓”的奮斗足跡。
江都港航水道
賡續精神薪火
“南水北調,我很關心。這是國之大事、世紀工程、民心工程……”2020年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考察江都水利樞紐時這樣說。從人工搖柄到智能操控,江都水利樞紐保一江清水北送的背后,是無數建設者的無懼前行。
這次實踐,讓大學生們讀懂了水利工程背后的‘國之大者’,也讓他們將江都水利精神深深烙印于心。他們堅信,在未來不斷的學習努力之下,他們也將傳承發揚這種精神,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增效賦能。
撰稿:劉粵華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