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出臺的“雙減”政策對學校提出了明確的責任范圍,對校外的培訓機構也提出了諸多禁止性的規定。為了進一步了解學校“雙減”政策的落實情況和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變化情況及校外培訓負擔變化情況,從而剖析出“雙減”政策實施給家庭教育尤其是農村家庭教育帶來的影響,幫助突破農村家庭教育困境,2022年7月5日,政研雙減隊成員來到山東省齊河縣第四實驗小學展開調研。在學校相關人員的引導下,政研雙減隊成員隨藝與第四實驗小學的四位老師進行了訪談交流。在溝通過程中,政研雙減隊成員初步了解到第四實驗小學在“雙減”政策頒布后從各個維度為學生們減輕了課業負擔,嚴格響應了國家政策號召。從作業總量和時長到學生在校學習情況再到學校課后服務水平,第四實驗小學都在明確的政策基礎上為同學們減輕了學習負擔。“雙減”政策的針對對象是中小學生,為了更加深入探究雙減政策實施效果及其一系列影響,隊員隨藝又在老師的帶領下與五位來自不同年級的學生做了訪談。根據五位同學的訪談結果,隊員隨藝知悉了“雙減”政策頒布前后學生們具體的課業變化:一、二年級不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用時控制在了60分鐘以內。訪談中,最讓政研雙減隊成員欣慰的是,同學們對“雙減”政策的出臺比較滿意,十分配合此類話題的訪談。“來參與訪談的孩子都洋溢著笑容,我想這是“雙減”政策給孩子心理健康帶來的積極作用”,政研雙減隊成員隨藝講到。結合先前與老師們的交流,課業負擔減少后,同學們在課堂的學習更加積極,課堂效率更加高效,對待學習的態度逐漸從被動轉向主動。除了一些積極影響,“雙減”政策也給家庭教育尤其是農村家庭教育帶來了困境。在政研雙減隊成員的記憶中,在過去,城市孩子有著排的滿滿當當的課表和大大的書包,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出現較大的差距,在“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奉下,農村家長也非常愿意舍得對孩子進行教育投資:校外補課、上補習班、超前學習成為常態,農村孩子也被卷入教育焦慮中。可現在,“雙減”政策嚴格規范了校外培訓行為,阻斷了目前教育行業普遍的焦慮化,但也讓許多農村家庭為孩子的教育問題犯愁。在后續的跟進調研中,政研雙減隊成員也與部分農村家長進行了交流。通過交流,政研雙減隊成員了解到農村家庭教育面臨的困境:部分農村家長對“雙減”政策要旨領會不到位,甚至誤讀政策相關要求;農村家庭傳統觀念相對積重,家庭教育意識薄弱,家庭教育方式方法陳舊落后,難以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此外,政研雙減隊成員真切的感受到農村家長將孩子的文化教育大多聚焦在學校和老師上,對家庭教育重視程度不夠高;然而,農村家長存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主動性,但找不到門路,缺少專業指導和方式方法,并希望社會實踐調研能為自己家庭教育提供相關建議。陪伴孩子這條路怎么走?通過實地調研,政研雙減隊成員明白,家庭教育同樣需要“教育”。對家長而言,要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尊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遵循家庭教育規律。既要充分尊重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自主性,也要有效發揮政府、學校和社會的促進作用。在后續調研分析中,政研雙減隊成員將繼續探討“雙減”政策背景下農村家庭教育困境突破機制,著力加強家庭教育的價值引領和教育功能,促進未成年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作者:大學校園網來源:大學校園網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