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7日,福建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部赴廈門實踐隊積極開展“醫(yī)路前行,健康鷺島”社會實踐系列活動,通過與紅色歷史對話,切身感受紅色文化,重溫紅色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引導醫(yī)學生樹立崇高志向、堅定理想信念。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
在本次社會實踐中,我們參觀了廈門烈士陵園、破獄斗爭舊址、華僑博物院及廈門嘉庚博物館。第一站我們來到了烈士陵園,陵園內(nèi)建有烈士紀念碑、烈士陵墓、安業(yè)民烈士墓、葉飛王于畊墓以及廈門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烈士紀念碑高二十四米,碑上鐫有陳毅元帥手筆 “先烈雄風永鎮(zhèn)海疆” 八大金光大字,象征著革命先烈頂天立地的革命英雄氣概。我們在墓前靜立,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默哀著,學習革命烈士們的光榮事跡,傳承革命先輩們的偉大精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時間的長河流淌不息,卻沖刷不了我們對革命烈士的懷念。當年烈士們浴血奮戰(zhàn)的每一寸土地,如今已鮮花朵朵、綠草如茵。我們將牢記先烈們的遺志,踏著先烈們的足跡,闊步邁向光輝璀璨的明天,讓鮮艷的五星紅旗在祖國的天空高高飄揚。
我們穿過老舊的小巷,來到了破獄舊址,在隊長詳細的講解下,大家仔細觀看展廳內(nèi)陳列的歷史圖片和建筑模型等,我們深刻的了解了廈門破獄斗爭的事跡。廈門破獄斗爭舊址作為黨史學習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給我們以活生生的史實教育。今天的中國是千千萬革命先輩英勇斗爭與流血犧牲換來的,我們應不忘歷史、不忘初心、繼往開來、前赴后繼,沿著革命先輩開辟的道路而奮勇前進!
我們的第三站、第四戰(zhàn)分別是是華僑博物院、陳嘉庚紀念館,華僑博物館由陳嘉庚先生所建,一樓是華僑歷史簡介館,展示了華僑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華僑同僑居國人民的友誼、華僑對祖國的貢獻、華僑政策的回顧等情況。二樓是祖國歷史文物陳列館,揭示了華僑先祖漂洋過海謀生的辛苦歷程,見證了契約華工的悲慘命運。三樓專題陳列著陳嘉庚先生的個人收藏。在華僑博物院我們充分了解了無數(shù)華僑在居住國歷次反侵略、反迫害、爭獨立的斗爭中,在保衛(wèi)自己人格的尊嚴中前仆后繼、浴血奮戰(zhàn)的英雄氣概和壯舉。最后我們到達了陳嘉庚紀念館,在隊員詳細的講解下,我們充分了解了陳嘉庚先生與中國共產(chǎn)黨攜手共圓民族復興之夢的感人歷程,黨外人士與中國共產(chǎn)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共建大業(yè)的堅定初心,以更嚴謹?shù)氖穼、更生動的敘事,全面、立體地呈現(xiàn)出來,使廣大觀眾以史為鏡、以史明志、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更好地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賡續(xù)紅色基因、弘揚嘉庚精神,凝聚起砥礪奮進的磅礴力量。
此次的參觀實踐活動,讓我們重溫了紅色歷史,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黨史學習,更加堅定了繼承革命傳統(tǒng)的決心。大家真切地感受到革命戰(zhàn)士們踴躍向前、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更加珍惜革命先輩們投身革命、奮勇戰(zhàn)斗、不畏犧牲,以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信念,拋頭顱、灑熱血,用殷紅鮮血和寶貴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也加深了我們對革命先烈的敬仰和愛國情懷。身為醫(yī)學生,在這次活動中我們也充分認識到了自己的職責,充分利用所長為建設現(xiàn)代化強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