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食物多樣,減少食物浪費
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飲食標準逐漸由“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食物選擇的增多不僅是大食物觀成功貫徹的結果,更是食物浪費的誘因之一。食物浪費加劇成為了不容忽視的嚴苛態勢。為探索食物浪費的原因和解決方式,2月15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耕海牧漁實踐隊來到了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中交中央公元小區,通過發放問卷、入戶采訪等形式進行實踐研究。當我敲響一戶居民的大門時,他們熱情地接待了我。面對我的提問,一位中年婦女帶領我走進廚房,告訴我作為沿海居民,海產品幾乎是他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因為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能更加自由地選擇更健康、更營養的食物。思至此,我心中不禁泛起波瀾,大食物觀的成功貫徹使人們的食物來源和選擇更加多樣化,不再只局限于固有觀念里的米、麥等“糧食”,水產品、肉類、蔬果等各類食物逐漸成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不僅是大食物觀的成果,更是我國多年來在保障人民飯碗“端穩端牢”方面付出的無數努力的體現。

圖為實踐隊員進行入戶調研。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奕斐 供圖
接著,我前往小區樓下的生鮮超市,貨架上各種水果、蔬菜和肉類琳瑯滿目,看得人垂涎欲滴,消費者挎著籃子自由輕松地挑選食物。店長說:“現在日子是越過越好了,放在以前,哪敢想有個生鮮超市。經濟條件好起來了,人民的需求就更多樣化了,這就催生了生鮮超市、水果超市、肉類超市這種細化需求的生意。”我贊同地點點頭,人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是隨著時代變化的,經濟條件的進步成了食物選擇多樣化的基石。
然而,當我走出超市,我卻看到了另一幅令人心碎的畫面。我看到了一個垃圾桶旁,被隨意丟棄的食品包裝和未打開的食物包裹著人們的冷漠和浪費。一根蔬菜、一顆水果,或許只是在短短幾天內變得不再美味,但它們所蘊含的種子和土地的滋養卻是無法計量的。每一片被浪費的面包,每一塊被拋棄的肉類,都是對大自然恩賜的無情辜負。

圖為實踐隊員進行問卷調查。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奕斐 供圖
我開始認真思考食物浪費的問題,而后意識到,食物浪費消耗了大量資源。種植、生產、加工、運輸食物都需要耗費能源和水資源,而食物被浪費后,這些資源也就白白浪費掉了。此外,食物腐爛產生的甲烷等溫室氣體也會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除此之外,食物浪費還存在著道德層面的問題。當我們將食物浪費時,我們并沒有意識到這些食物背后是無數農民的辛勤勞作和糧食資源的消耗。在數以萬計的糧食被浪費的同時,世界上還有一部分人去仍處在貧困和饑餓當中,食物浪費無異于對這些苦難的漠視。
食物浪費之下隱藏著無盡的悲哀和無奈,它是對生命、對大自然的一種無聲控訴。我們應該從身邊的點滴做起,珍惜每一份食物,合理規劃食物的使用,避免過度采購和浪費。讓我們共同努力,堅定捍衛大食物觀,保障人民食物來源多樣化;讓我們一起攜手,堅決反對食物浪費,保護食物資源,筑牢糧安防線;讓我們盡己所能,以綿薄之力,共同建設一個充滿愛與溫暖的世界,讓食物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祝福與希望。(通訊員 劉奕斐)

圖為實踐隊員合照。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晗悅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