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成長道路上,我曾有夢,又失夢,再爬起來尋夢,到用自己的雙手筑夢,人生道路雖坎坷、多變,但我要書寫最真摯、最美麗的“夢”,那就是自強不息——這是一個習慣、一種精神、一方信念、一股力量;這也是我生活的支點。而作為一名從大山里走出來的孩子,我之所以熱衷支教、反哺家鄉、服務社會,是因為我是在老師、同學和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和關心下成長、成人的。因此,走出大山是為了更好地回到大山,我想通過寒暑假支教,幫助更多像我一樣的家鄉孩子,向他們傳遞自強不息的精神,讓他們對山外面的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大學以來,我一共參加了9次支教活動,輔導了300余名孩子,組織參與志愿服務活動100余次,服務7000人次,在擔任山東大學十佳學生社團春暉社社長期間,組織招募27支隊伍,赴6省13市開展支教活動,受邀為10余個學院分享了實踐服務故事,號召更多人加入公益支教隊伍。同時,為實現反哺家鄉的夢想,我創建了山東大學“助力黔行”志愿服務隊,與家鄉的2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立起長期合作,致力長期為家鄉的留守兒童提供幫助,目前已經招募志愿者近100余名,聯合20多所高校開展了5次幫扶活動……

進入山大以來,我成長了許多,也收獲了許多。關于這段成長經歷,我想對山大說,謝謝你培養了我,并給予我實現夢想的舞臺;我想對家鄉說,謝謝你滋養了我;我想對關心、幫助我的老師、朋友、同學們說,謝謝你們的關心和幫助;我想對我的親人說,感謝你們的陪伴和愛護。
正是因為進入山東大學,我才能加入山東大學學生春暉社,遇見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用寒暑假短暫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正是因為家鄉這片故土,讓我擁有了許多美好的回憶;正是因為有山大管院、高中、初中、小學恩師的教導和關心、同學們的幫助,我才能健康成長和握住讀書改變命運這個機會;正是有親人的陪伴,我才能有家的感覺。這些點點星光匯聚成星海,成為推動我前進的最大動力。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但可以選擇成為什么樣的人,而我想成為一個自強不息、有責任心、有上進心和有善良之心的人,在熱衷公益,反哺家鄉的同時,能夠傳承山大基因,展現作為一名山大人的擔當,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發光發熱,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